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土地倫理結合祖靈崇拜

 (11-28-2011一點)

  日本據臺之後乃至整個20世紀的臺灣,十餘年前陳玉峰老師將之歸納為: 「百年來臺灣土地及自然資源的生產利用等,從來不是為了島上生民及生界的永續發展,而是取決於政治政策、島國外貿取向,以及短暫近利的心態;20世紀前半 葉,以『農業臺灣、工業日本』及『南進基地』為圭臬;20世紀下半葉,以『農林培養工商』、視臺灣為『反攻跳板』為圖騰,或說犧牲臺灣、成就外來政權的臺灣境外目的為原則,對臺灣進行洗劫性、耗竭性的開發與剝削,更且,以中國大陸平原及溫帶生態系的經營方式,不問臺灣本質與本體特性及危機,強硬施加在國土危脆的高山生態系,加上20世紀工技主義(現代神權)、工程至上的迷信,完全否定250萬年來臺灣島演化出的和諧、穩定與秩序。」
20世紀臺灣兩大政權,前者以其自然文化本也源自高山島,雖然仍以強權、軍國主義方式對待臺灣生靈,但在土地倫理、住民文化面向,尚可謂可圈可點,更且,遠在1930年代即進行國土保育、國家公園、保安林、自然遺產等等規劃與實踐,對臺灣住民的隱性文化之普查(例如臺灣慣習記事)、承認與改良,早在1900 年代即已大肆展開。」
聞思陳玉峰老師談「台灣的人地情操」,感受到陳老師的悲天憫人的熱情用生命來分享怎麼對這塊土地的愛,列出幾個重點:
從事對抗不公不義的態度:
1
笑口常開地談問題、抗爭,不要被不公不義者所惹惱。
2
傳承這股來自內在良知的真誠力量,繼續走下去而身心不變形。

步驟:
1
研究調查:蒐集證據
2
告知
3
發佈新聞稿,並提出解決方案,協調與公聽
4
運動抗爭
5
教育:體制內、體制外教育。
根源何在?
環保要在因地做,不是在果地亡羊補牢。台灣的教育是被制度(體制)害死的。自然山林成災,恰好跟人性淪落成正比。有良心的做錯事。蓄意的無知是邪魔。
從布農族冬季(12,1,2)丑時放火燒山,火焰垂直上升,寅時露點(氣溫最低)剛好澆熄火苗有如自動噴霧系統。布農族在地求生存,歸納出原住民的「土地倫理」:一群人在一個特定地區生活,接受環境的制約,摸索出最適合土地環境,最適合族群的發展,所產生的一套生活規範,(該然不該然)從魯凱族禁忌(taboo)中,進一步從三鬼湖地域確立祖靈崇拜與圖騰奉祀。等於是土地倫理與祖靈崇拜的結合。
1台灣土地百年來的開發,從來不是為了永續經營,都是島國對外經濟政策及台灣島對外政治目標
2
人口密度極高:639650/平方公里,人口壓力全世界最高
3
工廠密度為美國的68.5倍,日本的2.4倍,全球第一
4
車輛密度:平方公里約500輛;
5
能源消耗量是美國的9.35倍,日本的1.53倍,全球第一
6
二氧化碳排放量1985年之後就是全世界第一,是日本的2倍。
現代人用掉的能源是原始人的3000過多的擁有是不幸與災難,以吃第三片鮪魚為例。
演講結束前,陳玉峰老師留下幾句發人深省的話:
「只要把地震、颱風當災難的一天,台灣就沒有土地文化的一天。」
「今天全台灣的人民怎麼對待這塊土地就是我們的土地倫理的水準。」
「每位公民記者怎麼做,就代表未來台灣希望的濃度。
「人生不可能沒煩惱、沒災難,但轉念之間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