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受苦的人們早已醒悟

(11-28-2011一三)
劉德華得了金馬獎影帝,記者會中,大家最關注的竟是華仔生子話題。在此同時,電影【賽德克˙巴萊】鎩羽而歸,而沒有鎂光燈的《牽阮的手》仍在為那不起眼的票房繼續奮戰著。
如果戲是為了真
還有什麼角色比田孟淑女士在螢光幕前的現身說法更真?
還有什麼衝撞比賽德克族人出草更能引人深思?
還有什麼故事比台灣民主發展血淚史更賺人熱淚?
其實,口耳相傳的見證分享,有時候比媒體廣告更具震撼力。相信不久的將來,本土意識將會成為台灣電影的主流,真正的轉型正義也會因為這些電影而落實。我們的媒體、評審,又怎能不快步跟上這股蓄勢待發的隱性在地文化?
人們崇拜電影明星,也在腦海中存放著明星螢幕形象,而巨星們為了保持完美、為了滿足影迷的投射,遂造就了幕前幕後兩個迥異的世界。馬英九就像是一個電影明星,我們很難知道螢光幕下的他是怎麼回事,只能看到螢光幕上光鮮亮麗的那一面;我們所知道的馬英九,都是在媒體精心設計所呈現的拍攝角度、剪接和敘事。

1934年,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女導演,希特勒的崇拜者––萊妮麗芬斯塔爾,拍攝了紀錄片史上的一部傑作,既令人頂禮膜拜又叫人恨之入骨的《意志的勝利》Triumph of the Will
 影片一開始,便是希特勒的座機從雲霧中緩緩地顯現出來,銀幕上頓時一片光明。接下來,類似題材影片千篇一律的套路:歡呼的人群,慈祥的領袖,昂揚的軍隊,振奮人心的演說。在麗芬斯塔爾的鏡頭下,希特勒既不殘暴也不囂張,有的只是頂天立地的形像和氣宇軒昂的宣言;德國軍隊也不似他們在戰敗國那樣飛揚跋扈,而是純潔天真,忠於領袖和國家的信念溢於言表。
在成長的歲月中,似曾相識的畫面與口號,不知道聽了多少回、看了多少遍,我們都在類似造神運動中長大的。
今天,受苦的人們早已醒悟,只有馬英九仍然相信,他的個人形象遠比政績來的重要怎一個自戀狂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