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捍衛家務工人權的蒲艾真

(04-28-2012 一書)
美國的勞工法律在工作條件、待遇、環境、安全措施等方面對於普通勞工都有一定的保障,但是2年前,家傭(家務工)不在其列。
美國的家傭大多數是非洲裔、拉美裔、亞裔等少數族裔婦女,特別是新移民婦女。家傭在照顧家庭老幼、操持家務上做出很大貢獻。正是她們的辛勤勞動,家庭其他成員才得以集中精力和時間在其他的社會工作上。但是,家傭長期以來得不到應有的權益和保障,很多傭人工作時間長,薪資低,容易受到傷害和虐待。
透過在教堂、公園口耳相傳,一個結合保姆、管家和老人照顧者的「聯合家庭傭工工會」(Domestic Workers United2000年正式成立,在蒲艾真等志工努力下,近2年這個工會已強大到足以促成紐約州與加州州議會通過《家傭權利法案》為家傭提供最低薪資、加班費、帶薪休假、病及其他應有的權益
蒲艾真如今擔任美國「全國家傭聯盟」(National Domestic Workers Alliance)總監,該組織在全美已有35個分會,負責維護和保障家傭權益。
蒲艾真直言,她投身這些工作的出發點是愛:「我深信愛是世上推動改變的最大力量。我常把偉大的運動比擬為偉大的愛情你可以改變政策,但過程中你也改變了人際關係乃至人本身。」Like great love affairs, great campaigns provide us with an opportunity for transformation. They connect us to our deeper purpose and to the commonalities we share, even in the face of tremendous differences. They highlight our interdependence, and they help us to see the potential that our relationships have to create real change in our lives and in the world around us.
美國婦運健將葛羅莉亞.史坦能Gloria Steinem)在《時代》雜誌介紹文中寫道:「世界不時會出現具有天賦的組織者,懂得如何由下而上推動社會變革,蒲艾真就是這樣一位人物。」Once in a while, there comes along a gifted organizer — think of the radical empathy of Jane Addams or the populist tactics of Cesar Chavez — who knows how to create social change from the bottom up.
現年38歲的蒲艾真,其父來自台灣,曾是民主運動人士,1970年代移民美國。受父親影響,蒲艾真非常關注弱勢族群。1998年她開始為家傭籌組類似工會的組織,此事很不容易,因為家傭工作地點極分散,也沒人替他們登錄姓名、造冊建檔。
紐約有不少專業人士,年薪皆由美金六位數起跳。當地還有許多保姆或女傭,這些家傭時薪不到十五美元,且沒有任何津貼或補助。蒲艾真對這樣的情況非常不滿。她在1990年代就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期間,決定為薪水低工時又長的傭人、家庭保姆爭取應有的權益。
今年《時代》雜誌全球百大影響人物中,除了林書豪曾雅妮之外,還有一位台灣裔的美籍女性蒲艾真Ai-Jen Poo)也因維護家傭人權運動,而榮登世界百大影響人物之列。
回頭看台灣 1992 年引進外籍家傭至今已有20 年之久,目前計有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與馬來西亞等五國,總外勞人數約39萬人,而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佔了13萬,不過,她們卻異於一般的外勞,並不被納入「勞動基準法」的保障當中,所以超時、超量工作時有所聞,形成最弱勢的一群。往年全年無休、完全不能外出的外籍家傭42.41%,例假日可放假的外籍家傭僅佔5.57%,顯示多數外籍家傭的休假權益被嚴重剝奪,甚至有部分外籍家傭來台三年,完全沒有休過假。
勞委會虛應故事,訂了《家事勞工保護法》草案,去年三月送進行政院。但這個草案,雖明定勞工「工作每七日至少一日休息」、「每日至少有連續八小時之休息」,但只要經過勞資協商,還是可以調整,致使「全天待命、全年無休」的家奴處境仍有就地合法化的危險!


版主: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去年616日内瓦通過《家傭體面勞動公約》(Convention Concerning Decent Work for Domestic Workers),該項公約針對全世界女童(30%)和婦女為主的5000萬至1億的家庭傭工,確立了第一個全球標準,具有國內法律約束力,以解決家傭常被剝奪其他勞工所享有的勞工保障措施,如:每週享有休息日,工時限制和最低工資保障
家傭面臨廣泛且嚴重的侵權和勞工剝削行為,包括:超時工作不能休息,雇主不支付工資,被強迫關在住家中,肉體的傷害及性侵,強迫勞動和人口販運。以改善全球近1億家傭的工作條件。然而,薩爾瓦多、馬來西亞、巴拿馬、英國、新加坡、蘇丹、捷克共和國以及泰國等63個國家卻投棄權票。英國的人權一向是歐洲最差的一國,由此可見一斑。
共有475名來自各國政府、員工及僱主的代表投票,以396票贊成、16票反對和63票棄權通過上述公約。非洲南部的內陸小國司瓦氏蓮(Kingdom of Swaziland)是唯一投反對票的政府。海灣合作委員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的成員國(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孟加拉、印尼和印度,早些時候反對公約具有法律約束力,後來改變了主意,到最後一輪的談判和最後表決都對公約表示支持,值得禮敬。
公約的主要內容,各國政府應為家庭傭工提供與其他勞工同等的勞動保障,包括:工作時間,最低工資,加班費,每天和每週的休息時間,社會保障和生育保障。根據新標準,各國政府有義務保護家庭傭工免受暴力和侵犯,還應確保有效的監測和執法措施到位。
在國際勞工組織(ILO)21條章程下,承認該公約的國家,必須遵受公約條規。反對及棄權的國家,則不必奉行公約的規定。
根據人權觀察組織報告,許多國家都積極響應上述保護家傭的公約,包括澳洲、巴西、南非及美國,扮演領導角色。
在東南亞,不僅外勞輸入國沒有提供法律保護,外勞輸出國也缺少對仲介業者的管制,其中尤以柬埔寨的表現最惡劣。國際勞工組織認為,家傭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在很多情況下,取決於他們所服務的家庭是否善待他們,其中很多人提供服務時,卻遭受許多不公平對待,甚至是虐待和近乎奴役的強迫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