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2012一律)
閱「自由的滋味」,彭明敏於書中提到:
建國的基礎,不在於種族原始、文化、宗教或言語,而是在於共同命運的意識和共同利益的信念。這種主觀的感覺,是由共同的歷史背景而產生的,不必與客觀的種族、語言、宗教等因素有關。近代史上有許多例子,種族或語言相同的人們,分別組成不同的國家,例如盎格魯薩克遜種族,組成了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不同獨立國民。他們有相同的血統、語言、宗教和法律觀念,但構成不同的獨立國家。相反地,也有例子,種族、語言等不同的人們,因為基於共同利益和共同命運的信念,組成單一的國家,例如比利時、瑞士便是。又如義大利在一百年前只是一個半島,擠滿了不同的城邦侯國,彼此戰爭不已,而且講不同方言,經濟結構也互異。
當時,新加坡已經獨立,那是一個由華人、印度人、馬來人等,基於共同利益和命運的意識而聯合起來形成的獨立國民。
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來自中國的國民黨不肯落地生根,利用劫收來的黨產、黃復興黨部與國家公器,把持選舉、拒絕公投,致「國家共識」凝聚不起來。當年國民黨在國共內戰潰敗逃來台灣,強行霸佔,以少數人統治多數台灣人,不斷透過其所掌控的司法、人事任命、產業分利、文化圖騰、歷史教育、虛假政績傳播,有意識的長期形塑台灣人成為「中華民族」,植入「大中國主義」,,「中國人」;另一股與之對抗的力量,是基於本土的生活經驗和土地情感的「台灣意識」、「台灣人」,這兩股力量,至今仍在對抗和「內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