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做自己的最好

(12-10-2011韻雅)
中午在台大人文學院大廳演出,古蹟建築好典雅,有著自然的音場,雖然只是午間音樂會,我們仍然全心全意傳達音樂氣氛,觀眾越來越多人,外面下著濕冷的雨,廳內卻流動著溫暖。
完成這今年最後一場全團音樂會,好放鬆,晚上邀Scott上網看電影。我倆很少注意電影動態,不知道要看什麼片子,一智老師介紹我一個網站,就隨機挑吧。
運氣很好,我挑了”The Help”(中文翻成<姊妹>),觀後才知道是不到一個月前的新片。該片根據Kathryn Stockett同名小說改編,述說在美國密西西比州傑克森城鎮(美國歧視黑人最嚴峻的地區之一)發生的種族歧視,由一位白人作家和兩位黑人女僕串連起那個時代的場景。非常棒的劇本,優秀的演員,我和Scott跟著劇情又笑、又哭,優越感的白人對待黑人如奴隸或擁有品,完全沒有尊重。
電影結束,我倆在畫面延伸的林蔭大道中靜默了一會。突然我想要點播馬丁路德金恩的演講影片給Scott看,週二共修會一止老師精心介紹給大家,沒想到又和今天電影連結。
過去只有閱讀紙本文字,看著金恩博士演講的畫面更是觸動,他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宗教家、人權捍衛者。這樣的種族衝突離現在不遠,金恩博士在1966被暗殺,甘迺迪總統為支持人權平等也被刺殺身亡,即使在以民主、人權、自由為立國精神的美國,卻有著如此矛盾的種族歧視風暴,試煉著人們的智慧與終極信念。
種族的優越感是很可怕的、無意識的洗腦。美國白人對待黑人如奴隸、希特勒殺戮猶太人、中國大漢民族欺壓少數民族、強權壓抑殖民地。台灣好像正好這些觸境都有--殖民地的不公平待遇、黃種人對白人的優越幻想、大中國強權壓抑在地台灣文化。
以台灣獨特的歷史條件,的確可以期許為一個見證人權自由、多元族群融合的小而美之島。
重新在網路上閱讀金恩博士的演講,仍然撼動人心,他呼喚黑人起來對抗不公不義,然而當時許多強硬派將白人視為敵人,金恩博士仍然堅持世人的友愛精神應超越種族、宗教、政治和社經差異。我看著youtube,打字紀錄了他動人的呼喚:
如果美國忽視時間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決心,那麼,這對美國來說,將是致命傷。正義的光明的一天不到來,叛亂的旋風就將繼續動搖這個國家的基礎……我們鬥爭時必須求舉止得體,紀律嚴明。我們不能容許我們具有嶄新內容的抗議蛻變為暴力行動。我們要不斷地昇華到以精神力量對付物質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我們可以不記得敵人的大放厥詞,卻忘不了自己人的沉默不語!
我們得著手做我們的工作,而且把工作做到最好,好到過去、現在或未來的人都無法做得比此刻更好。
正如我常說,若命運要你去掃街,那就掃得像米開郎基羅雕刻,掃得像拉裴爾作畫,像莎士比亞寫詩,讓天上人間所有的主人都駐足說:這裡有個偉大的掃街人,他把工作做得非常好。
你若不能當高山上的松樹,就當山谷裡的矮樹,要當山邊最好的矮樹。若不能當樹,就當灌木;若不能當公路,就當小徑;若不能當太陽,就當星星。
大小不能決定成敗,不論你是甚麼,都要當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