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2011 李中志)
台灣民眾黨的領導人-蔣渭水 |
在台灣民主化後,蔣渭水做為台灣史上一個重要的政治文化推手,成為政治人物爭相頌揚的對象。今年八月五日 適逢蔣渭水逝世80週年紀念,台灣研究基金會照例舉辦了盛大的紀念會。為了要讓兩大黨總統候選人同時出席,據稱主辦單位還精心安排座位、演講時間等細節,力求雙英規格一致。看似用心,但吾人只有不客氣的兩個字:無聊。
歷史是何等諷刺,過去這些年來,如果蔣渭水復活走進他自己的逝世週年紀念會,冠蓋雲集,眼見盡是政商高官一字排開,論輩上台自我吹噓,一定會誤以為錯入當年辜顯榮的「有力者大會」。這樣的紀念會,對蔣氏一世的努力,豈是狗尾續貂所能形容!?
其實不待政治人物趨炎附勢,蔣渭水對80年代後成長的台灣知識份子並不是陌生的人物,儘管在窒息的戒嚴法下,校園裡的台派學生對蔣渭水的事蹟早就朗朗上口了。他組黨團結民眾對抗統治者的身影,無疑是青年學生藉以想像對抗邪惡的夢幻騎士。隨者台灣政治的開放,國人對其思想的了解開始多樣起來,但卻不是來對自蔣氏思想的深入分析,而是各界截其所需各自解讀,以服務於自己的政治立場。最莫名其妙的是把蔣渭水稱為「台灣的孫中山」,還洋洋得意。
固然兩人確實有不少皮相的相似之處,把孫文學說視為蔣渭水政治思想的出發點也不為過,此比喻早已散見在較輕鬆的雜文裡,不算新發明,但出自享有蔣渭水一定詮釋權威的長期研究者與紀念會仍然令人噴飯。謂者可能只是好意想藉孫中山的豐功偉業替蔣氏加持,但孫氏為一無庸置疑的中國民族主義者,且其思想透過百年的論爭幾已確定;而蔣渭水短暫的一生,留下許多分歧的看法猶待後人爬梳。如果無視蔣渭水所處的台灣歷史環境,而貿然與孫中山相類比,必然會失去蔣氏思想的獨立性,尤其無法了解他在那一特定時空下看似矛盾的政治主張。
由於蔣渭水的早逝,歷史給他的舞台其實是相當短暫的。從1921年與蔡培火等組《台灣文化協會》至1931年逝世,不過短短的十年。在這十年內,蔣渭水忽焉是中國民族主義者,忽焉又是台灣民族主義者;他是主張議會路線、群眾路線、左派、右派、祖國派、還是自決派?每種主張,你都可以在蔣渭水短暫的一生裡找到證據。即便是戰後的國府,政治立場明顯,對蔣渭水的歷史地位也是忽冷忽熱,不知所措。學界實不該棄守立場,不去碰觸蔣渭水思想裡較為敏感的部分,而放任各界各說各話。 不少人忽略蔣渭水最活躍的十年,正是日本由所謂的「大正民主」急轉為軍國主義的時期。
如果抽離政治環境的變遷,我們很難解釋何以蔣渭水由支持憲政主義的文人,認同《同化會》台灣人應為「日華親善」媒介,促成亞細亞民族同盟,在很短的時間內轉為主張群眾運動,成為鼓吹民族自決的號角。
「治警事件」一方面讓蔣渭水躍升為台灣人向日本政治鬥爭的頭號英雄,另一方面也讓蔣渭水逐漸體會到經由設立殖民地的獨立議會,和平地促成最終民族自決的可能已經消失。1925 年出獄後,幾乎每隔一年其思想就往更激進的鬥爭路線修正,從原本反對左傾而分裂文協,到組《民眾黨》的群眾路線,到成立《台灣工友總聯盟》進行工農聯合,再到晚年直接喊出無產階級鬥爭,時間短到根本不可能讓蔣渭水形成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但我們也不能忽略蔣渭水對憲政主義的失望,是來自理性思考與與知識份子的敏感,而不是情緒性的反彈。「治警事件」兩個多月的牢獄之災,比起之後台籍菁英的苦難只是小巫見大巫,因此蔣渭水不似在他之後的台籍菁英,缺乏受難後的情緒性因素為他的思想做最後的定型。
918 事變在他死後一個多月爆發,他沒有看到日本關東軍在中國的殺戮。當然,蔣渭水也不知道太平洋戰爭,沒想過戰後台灣地位的問題,沒有經歷比「噍吧哖事件」更慘烈更全面的228事變,無法想像比沒有議會更荒唐的萬年國會,比《六三法案》更霸道的《動員戡亂法》,比「治警事件」更無奈的「美麗島事件」。他不是林茂生,沒有活過蔡培火的歲月,也沒有吳濁流的經驗;我們永遠不知道如果蔣渭水多活幾年,多知道一點這些他身後的巨變,蔣渭水會變成什麼樣的蔣渭水?會像蔡孝乾回歸祖國?還是像謝雪紅拿槍進入叢林?或者像其他大部分的同志,不是在1947年消失,就是被永遠的噤聲?
政客永遠會依其想像編造答案,自得其樂;但歷史不再有機會回答這些問題。但吾人可以確定的是,「文協」揭櫫的「台灣應是台灣人的台灣」是不必經由複雜的「三段論述」的;我們也可以確信,蔣渭水要為台灣搭建的,不是給「有力者」表演的舞台,而是「無力者大會」以激發被壓迫者反抗的決心。而蔣渭水在《台灣工友總聯盟》成立大會上的口號:「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也不是用來掛在總督府辦公室的,而是用來呼應《農民組合》,以團結台人支持全面的工農運動,確保「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
看到今日為紀念蔣渭水的豪華紀念會,蔣渭水精神已被遺忘久矣;耐人尋味的是,今年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倒是不願附庸風雅,選擇缺席安排給有力者的紀念會。不管是因為只是不想聽馬總統的無感演講,還是真的想起了蔣渭水精神,願給無力者多一份關懷,她安排了參訪河洛歌仔戲團。也許明年主辦單位可以考慮改變個方式,捨棄高官名人,邀請所有弱勢團體來重開「無力者大會」,這才是紀念蔣渭水更好的方式吧。
(作者為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
版主:
大正十年(1921年)十一月三十日 主治醫師蔣渭水〈臨床講義〉
關於台灣這個患者
姓名:台灣島
性別:男
年齡:移籍現住址已27歲
原籍:中華民國福建省台灣道
現住所:大日本帝國台灣總督府
地址:東經120~122度,北緯22~25度。
職業:世界和平第一關的守衛
遺傳:明顯地具有黃帝、周公、孔子、孟子等血統。
素質:為上述聖賢後裔之故,素質強健,天資聰穎。
既往症:幼年時(即鄭成功時代),身體頗為強壯,頭腦明晰,意志堅強,品行高尚,身手矯健。自入清朝,因受政策毒害,身體逐漸衰弱,意志薄弱,品行卑劣,節操低下。轉居日本帝國後,接受不完全的治療,稍見恢復,唯因慢性中毒達二百年之久,不易霍然而瘉。
現症:道德頹廢,人心澆漓,物慾旺盛,精神生活貧瘠,風俗醜陋,迷信深固,頑迷不悟,枉顧衛生,智慮淺薄,不知永久大計,只圖眼前小利,墮落怠惰,腐敗、卑屈、怠慢、虛榮、寡廉鮮恥、四肢倦怠、惰氣滿滿、意氣消沉,了無生氣。
主訴:頭痛、眩暈、腹內飢餓感。
最初診察患者時,以其頭較身大,理應富於思考力,但以二、三常識問題試加詢問,其回答卻不得要領,可想像患者是個低能兒,頭骨雖大,內容空虛,腦隨並不充實;聞及稍微深入的哲學、數學、科學及世界大勢,便目暈頭痛。
此外,手足碩長發達,這是過度勞動所致。其次診視腹部,發現腹部纖細凹陷,一如已產婦人,腹壁發皺,留有白線。這大概是大正五年歐陸大戰以來,因一時僥倖,腹部頓形肥大,但自去夏吹起講和之風,腸部即染感冒,又在嚴重的下痢摧殘下,使原本極為擴張的腹壁急劇縮小。
診斷:世界文化的低能兒。
原因:智識的營養不良。
經過:慢性疾病,時日頗長。
預後:因素質優良,若能施以適當的療法,尚可迅速治療。反之若療法錯誤,遷延時日有病入膏肓死亡之虞。
療法:原因療法,即根本治療。
處方:正規學校教育最大量
補習教育最大量
幼稚園最大量
圖書館最大量
讀報社最大量
若能調和上述各劑,連續服用,可於二十年內根治。
尚有其他特效藥品,此處從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