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

金融家陳炘之死

(04-11-2012 一逸)

今天聞思《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一書中陳炘的生命故事,一個台灣本土金融界先驅、精通英日語、大東信託創辦人,在瘧疾病榻中,被陳儀差人帶走,人間蒸發,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陳炘出生於18931220日於台中大甲社尾,小林茂生6歲。在日本求學期間,參與了台灣留日學生的民族運動,關心台灣的社會改革,是「新民會」的創會會員之一,參與過《台灣青年》的經營和編寫。
陳炘11歲的台灣劇作家張深切在里程碑》一書中,描述陳炘:「他自小老成,在東京慶應大學讀書的時候,雖然參加台灣留學生所掀起的各種運動,但不為運動而犧牲他的學業,他的確是名符其實的書生,大概多我十一、二歲,我在中學,他在大學,當時我覺得他在我們留學生中是位翩翩公子,異常溫文爾雅。」
1923陳炘美國深造,同學們形容他是「從東京來的紳士」,一位有四海之內皆兄弟氣概的人。他在同學錄上註明的籍貫寫著(廈門,中國),可見他具有相當程度的漢民族意識。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時,也參與了「中國學生會」。

1925年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返台後,運用現代商學知識致力於台灣金融業的經營與開拓。儘管台灣總督府對台灣人經濟活動控制之嚴厲,他還是創辦了「大東信託株式會社」,可說是台灣近代民族運動的經濟自衛行動,後來諸多因緣和其他銀行及信託公司合併為「台灣信託株式會社」,出任總經理。
回台後也積極投入「台灣民眾黨」的活動、參與討論台灣自治聯盟籌備事宜、是「台灣米輸日限制反對同盟會」赴日請願代表之一。諸多事情,可以看出他熱心公益,關懷斯土斯民的情懷。
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灣,對「祖國」認識不清的台灣同胞,在各地積極地組織了「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發起人就是陳炘,籌備會的工作就是「訂製國旗照本分讓給市民、指導民眾練習國歌….,建造歡迎牌樓。」,也擔負起日本宣布投降和國民政府尚未派員接收台灣之前的「政治真空時期」時維持地方治安的任務。
194625陳炘創立了「大公企業公司」,不到兩個月,陳儀立刻施展下馬威,一口氣逮捕了十數名台籍仕紳,以「戰犯」處理,一個被稱為「封神榜上有名的抗日份子」陳炘,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會成為「祖國」的階下囚,經過一個月的偵訊之後,才獲不起訴處分而開釋。
19461225國民政府公布「中華民國憲法」後,他接受《人民報導》的訪問,以「憲法與台灣政治前途」為題,發表了一段談話,依然感受到他那「報效祖國」的心。
1947228事件後,他正罹患瘧疾,並未積極參加「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開會,但曾於34日以民眾代表的身份與蔣渭川等人往見行政長官陳儀,此後不再公開表示意見或參加開會。但當陳儀差人來接陳炘去談話,家人恐他病情惡化,勸他不要去,他反斥妻子:「國家有事,豈能先私而後公?」 311凌晨六時許,台灣信託與大公企業公司董事長陳炘,就這樣被四五個警員帶走,一去不復返,下落不明,從此與家人天人永隔…。
常務董事陳逢源利用白色恐怖恐嚇大股東林獻堂交出台灣信託經營權,出賣恩人陳忻,併入劉啟光的華南銀行,致使有歷史性的台灣信託消失。華南銀行曾在總行立了一尊陳炘的銅像,以示感懷,然而,一次省府安全部門人員蒞臨華銀視察時,認出他是當年死於陳儀手下的陳炘,向該行表示此人是「問題人物」,逼得該行最後拆掉銅像,存入倉庫內。
2007陳炘的家屬說當年在台灣信託公司的資產憑空消失,家屬要求政府「還財於民」。
當我凝視著照片裡的「翩翩公子」,一個憂國憂民、不偏不懼的知識份子,他,公正不阿地表達了對世間的關愛,在金融界展現了台灣的主體性,對抗殖民統治的壓制,萬萬沒有想到,他竟然會葬送在他想要「貢獻畢生心力的祖國」手裡,即使他已經罹患重病,也沒有被放過…一個原本可以讓台灣更富裕的金融菁英,跟著一群滿懷抱負與專業知識的台籍菁英一起被有計畫地集體謀殺,從此殞落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