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台灣水道之父」浜野弥四郎

(12-12-2011曾韋禎)

       念歷史系又當過高雄市長的吳敦義,竟然完全不懂高雄的歷史。難怪他這二、三天只能不斷吹噓、白賊他當年對高雄事的貢獻。不過言多必失,馬上就讓人發現他只不過是個草包。
吳敦義11日下午前往高雄時強調,他在當高雄市長任內有多少政績,還做了污水下水道的主幹管,甚至在鼓山區換地下水管還挖出清朝時期的水管
        這真是笑破人家大牙。先說水管這種東西,一定要出現下水道、上水道或自來水工程,才有可能在地下埋設水管。不管是下水道、上水道或自來水工程,都是台灣被日本統治後,巴爾頓William. K. Burton及其學生浜野弥四郎,因而來台調查、設計、興建,台灣才開始在地底下鋪設水管。怎麼可能會在台灣挖到清朝的水管?
再者,高雄在清朝時的主要聚落是旗後,也就是今天的旗津天后宮一帶不管是鼓山、鹽埕、前鎮等區,都是日本統治以後才出現的市街。
日本統治台灣後,進行了三期的高雄築港工程,第一期是1908-1912年,第二期是1912-1937年,第三期是1937-1941年。在第一期築港工 程的期間,同時進行鐵路鋪設;日本就利用濬港挖出的泥土,填滿鐵路沿線,形成現代高雄最早的新市街「哈瑪星」;鼓山一路也隨鐵路的開通,漸漸繁榮起來。讓哈瑪星、鼓山成為大半個日治時期下,高雄最繁華的地區。
隨著第二期築港工程的進行,填起鹽埕區,而讓重要機關都往鹽埕蓋以後,高雄的發展重心才從哈瑪星鼓山轉往鹽埕。
在清朝,今天所謂的鼓山市街,不是沙灘、沼澤,就是仍被海水所覆蓋,怎麼可能會在鼓山挖到清朝遺物?
一個念歷史系畢業,又當了八年多高雄市長的吳敦義,竟然完全不懂高雄的發展史,要說他對市政多有貢獻,有誰會相信?


版主: 「台灣水道之父」浜野弥四郎 (はまの やしろう)
台南縣山上鄉自來水公司淨水廠保留完整的日治時代大正年間所建,幾棟處理水用巴洛克式紅磚挑高建築物。有一座浜野弥四郎技師的半身銅像,是奇美企業家許文龍親自塑造鑄成的。
浜野弥四郎長時期居住台灣,台灣所有主要都市的上、下水道,特別是上水道的建設,幾乎可說都在他的手中建設完成。他也是建設那著名的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的上司。
父親許樹河告訴許文龍,曾祖父、祖父在三十歲前過世,聽說當時台灣住民的平均壽命在40歲上下。主因就在飲水不淨和缺乏清潔的排水設備,衛生狀態極端惡劣。日治時代,台灣仍被稱為瘴癘之地,到處流行瘧疾、霍亂、鼠疫等傳染病。
1895擔任中將「近衛師團長」的北白川能久親王,征討「台灣民主國」,展開為期數月的「(台日)乙未戰爭」。根據統計,日本軍隊戰死者僅160餘人,因瘧疾為首的惡疾,病死者多達4,600人,住院患者更高達27,000人,連能久親王也病死於瘧疾。
任教於日本帝國大學工科的蘇格蘭人巴爾登先生,由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實質的總督代理)極力邀請,帶著該校剛畢業的浜野弥四郎(はまの やしろう)一起渡台,從事上、下水道的策劃。
他們騎著馬,冒著隨時會遭遇抗日游擊隊突襲的危險,到荒涼山區找尋水源地。後來,巴爾登也因酷熱過勞,只工作半年就感染瘧疾而回日本,兩年半後去世,葬於日本。
浜野弥四郎繼承了他的遺業,負責了巴爾登歿後,一切台灣的上、下水道事業。先後策劃建立了台北、基隆、台中、台南的貯水池和上、下水道工程,獻身時間長達23年。
日本政府投入大量錢財和人力,完成了上下水道,並改善了台灣衛生環境,使台灣邁向近代化,是台灣人的最大福氣。浜野弥四郎因此被譽為「都市的醫師」,同時也是「台灣水道之父」。
當時台南市的人口約六、七萬人,在山上鄉建立的淨水場貯水量,足可供應十萬人使用。徹底解決了飲用水和排水的問題,是一項極有遠見的規劃。
台北水道博物館,陳列的僅有劉銘傳巴爾登的相片,竟沒有一點有關浜野弥四郎的資料。事實上,對台灣上、下水道的建設,最有貢獻的是他。下一次邀請博琛帶路,到山上鄉淨水廠,我們一起來瞻仰懷念。